近年来,我国地下工程发展逐步呈现规模化、立体化和空间化。地下工程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和能耗问题将日益突出,主要涉及地下结构长期耐久性、极端灾害事故、智慧运维能力、安全防控与节能策略和可持续性评价与设计等。结构性能劣化会导致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削弱,极大增加地下工程运营中的潜在安全风险;极端灾害事故如地震、火灾、冲击、爆炸以及施工扰动等,会引起结构裂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和设备破坏;地下工程应对碳排放和资源有限性等问题必须凸显出更高的节能环保策略和可持续性评价与设计。在面对这些挑战中,地下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需进一步对常规技术和装备进行提升和改进;特别是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对地下工程运营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具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整合现有的先进技术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型材料、智能方法、高效环保装备和节能技术,实现运营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双重目标将成为未来地下工程的主导方向。近些年,针对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已取得新的发展,在地下工程智能化、智慧化、绿色化、低碳化、节能化运营方面已取得新的突破,为了适时总结地下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材料,进一步推进地下工程安全与节能技术的发展,《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将以“地下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为主题组织出版一期专刊。现面向行业征集相关论文,择优录用,正刊集中发表。
一、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一)隧道通风排烟、人员疏散及应急救援研究;
(二)隧道照明与安全技术;
(三)隧道结构抗火及防护技术研究;
(四)隧道通风与运营节能;
(五)地下工程典型安全事故分析;
(六)地下工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设计;
(七)地下工程安全智慧化运维技术与设备;
(八)地下工程结构韧性评估与可恢复性评价;
(九)极端环境下地下工程减灾技术与防控策略;
(十)地下工程储能技术;
(十一)地下工程节能设计理念与新技术;
(十二)地下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工艺;
(十三)地下工程节能系统和装备;
(十四)地下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其他主题。
二、专刊特邀组稿专家
姓名
|
职称
|
单位
|
徐志胜
|
教授
|
中南大学
|
李炎锋
|
教授
|
北京工业大学
|
杜志刚
|
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
王峰
|
教授
|
西南交通大学
|
唐飞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范传刚
|
教授
|
中南大学
|
徐湃
|
副教授
|
重庆交通大学
|
何世永
|
副教授
|
重庆交通大学
|
黄震
|
副教授
|
广西大学
|
沈奕
|
副研究员
|
同济大学
|
三、投稿要求
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投稿须知、写作指导和论文模板(排版格式)见本刊官网http://tunnel.sdujournals.com/→“作者中心”。
四、投稿方式
(一)我刊目前全部实行网络系统投稿,不接受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作者投稿请登陆:http://tunnel.sdujournals.com/→“作者中心”→“在线投稿”先注册个人信息,再根据提示进行操作,上传稿件等。投稿时请备注“地下工程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刊,初审通过后,进入期刊盲审阶段。
(二)作者署名应征得所有作者同意。作者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履行与所在单位和前工作单位关于职务成果和保密的义务,不得侵犯任何个人或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本次专刊录用的论文将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正刊发表。
五、投稿、发表时间
预计截稿时间:2024年3月
计划刊出时间:2024年6月
六、联系方式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编辑部
联系人:宋艳(编辑)
电话:0531-88366735
网址:tunnel.sdujournals.com
邮箱:tunnel@sdu.edu.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座733室